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参谋:韩仁和
发布时间:2025-07-18 14:42
来源:东北抗联
浏览次数: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参谋:韩仁和

韩仁和,1913年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他自幼机敏聪慧,成绩优秀,家人节衣缩食,供他读完高小。但终因家道贫寒,不能继续读书,为了谋生,他投奔东北军。
九一八事变后,他所在的东北军投降日军,整建制改编为伪吉林警备第五旅步兵第十四团,他在该团迫击炮连任班长,驻扎在家乡乌拉街。
1933年初,共产党员宋铁岩、曹国安秘密打入伪迫击炮连,酝酿发动伪军起义。他们利用各种形式向士兵进行抗日救国宣传,韩仁和在二人的宣传教育下,进一步懂得了抗日救国的道理,很快成为活动的积极分子。5月28日,伪迫击炮连正式起义,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韩仁和仍任班长。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成长很快,于当年8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革命斗士。
由于文笔出色,当年9月1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后,韩仁和就被调到独立师师部任秘书。从此,他便一直工作、战斗在杨靖宇将军身边。
跟随杨靖宇南征北战,韩仁和不仅开扩了眼界,增加了胆识,而且从杨靖宇身上学到很多优秀品质和丰富的指挥经验,进一步增长了政治和军事才干。1934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韩仁和升为军部秘书长。
在军部,韩仁和主要负责政治宣传和通讯联络,当时,除极重要的文件由杨靖宇亲自起草外,多数文件都出自韩仁和之手。他同时还协助杨军长研究决策全军的军事行动及战略战术,协助他指挥作战,并跟随他转战吉林、辽宁两省二十余县,历经大小上百次战斗,成为杨靖宇的得力助手。
1936年7月,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二军合编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为政治部主任,总兵力6000人。成立当晚,杨靖宇集安五道沟密营创作了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歌词,韩仁和借用大家熟悉的旧军歌配上曲调,这就是雄壮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的来历。
1937年7月,在兴京(今辽宁新宾)黄土岗子附近的大瓦子沟战斗中韩仁和左手和左眼负伤,他忍痛坚持作战,以致左眼失明。战斗结束后,他坚决不肯离队休养,继续参与指挥战斗,相继取得了宽甸伏击战、老边沟大石湖连环战、攻打雅河口、袭击老岭隧道工地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
1938年7月,随着第二次老岭会议的召开,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从原来的两个军改编为三个方面军和一个警卫旅,韩仁和任第一路军司令部参谋兼警卫旅政委。
从1939年开始,日伪当局把“治安肃正”的重点转向东边道,组建日满军警宪特“东边道联合讨伐司令部”,向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发动了更加残酷的进攻。为应对严重局势,杨靖宇决定实行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筹给养的斗争方针。韩仁和率警卫旅跳出敌人重围,转战于五常、宁安、东宁、和龙等地。
1941年3月13日,韩仁和带领9名战士在宁安县活动时,突然遭遇大批日军,激战中全部壮烈牺牲。韩仁和牺牲时,年仅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