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资料

馆藏文物/ COLLECTION
参观服务/ VISITING SERVICE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馆,16:00停止入馆
周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
馆址:辽宁省本溪县小市镇滨河东路
预约电话:
024-46854706

白族将军周保中:戎马一生践行真理与梦想 ——

2020-03-17 16:03来源:未知浏览:

  白族将军周保中:戎马一生践行真理与梦想 ——访东北抗联将领周保中之女周伟

  坐落于云南大理的周保中将军纪念馆 图片由周伟提供

  《父辈的抗联》系列访谈之:访抗联将士后代周伟

  白族将军周保中:戎马一生践行真理与梦想

  ——访东北抗联将领周保中之女周伟

  新华网消息(记者王瑶)1945年9月8日下午5点,一架苏式飞机在长春机场徐徐降落,从飞机上走下一位身着苏式制服、佩带苏军中校军衔、中等身材、长脸,面带刚毅神情的军人。

  他出生于云南省大理一个白族家庭,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15岁入伍,25岁就成为少将副师长,在东北艰苦卓绝抗战14年,身经百战,文武兼备,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的解放做出巨大贡献。

  他就是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第二路军总指挥,和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等抗日将领一道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达14年的抗日民族英雄——周保中。

  周保中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是一位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传奇经历的革命者。

  “哪管饥饿疲乏,断指裂肤,不顾暴风烈日,雷电雪雨,捐躯轻鸿毛,荡寇志不渝。” ——这是周保中对于那段历史真实写照。

  逝者如斯,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周保中将军的女儿周伟,继续追寻英雄的脚步。

  党之使命 我之责任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国东北的沦陷,东北抗日联军扛起抵抗外族侵略的大旗,与日伪军周旋在辽阔的白山黑水间。

  “是党派了我的父亲加入到了那场革命中……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由于国民党军队不抵抗,致使东北沦陷。正在莫斯科学习中央特课工作的父亲,听闻东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亡国之命运摆在眼前,便多次向组织请求要到东北抗日斗争第一线。”周伟回忆道。

  1932年1月,周保中遵奉党中央的命令,来到东北,与当地军民一起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7月,为了联合东北救国军一致抗日,他只身去到救国军前方指挥部,担任参谋长。自此,周保中便参与领导组织了那一支救国军,率领队伍向日本侵略军发起奇袭。

  1937年,抗联迅速发展壮大,人数已经超过4万人。但是由于日军的残酷围剿和实行的“治安肃正”计划,抗联的粮食和给养来源被切断,将士伤亡惨重。到1940年底,这支部队人数锐减到不足千人。

  部分抗联战士自1940年有组织地陆续撤退到苏联境内,并组成东北抗联教导旅,后在苏方建议下编入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在苏联期间,抗联官兵进行了休整,并接受了军政训练。苏联对日宣战后,抗联战士随苏军重返东北,投入到对日反击的抗战中。

  周保中到长春后,担任苏军驻长卫戌司令部副司令。他利用这个特殊身份及同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的密切关系,向分散在东北十几个大城市的抗联战士吹响集结号,从苏军把守的武器库中,运出了大批的武器,并全部用于装备新扩编的部队和由关内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周保中率领抗联战士先期从苏联回到东北,为我党我军挺进东北开辟道路。

  “那时候,我父亲和华西列夫斯基非常熟,父亲就要他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派专机和中央取得联系,派人带着我父亲的信和曾克林将军到延安汇报东北情况,还有一个是要武器,华西列夫斯基就说周保中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为什么八路军、新四军到东北后能有大量的武器供使用?就是因为那时做了大量的军事准备。”周伟如是说。

  白山黑水间的一抹红色

  在长达十几年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与日本侵略者刀兵相见的岁月,周保中和抗联将士们经受了无数的艰苦磨难,打了难以计数的恶仗。

  2001年在一份报告中,对周保中受伤情况的统计是这样写的:

  从大革命到东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中,周保中一直是站在武装斗争的第一线,与国内外敌人作坚决的斗争。他曾先后负伤五次,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就有三次,其中大伤有二次,身上的伤痕大大小小共有十一处。这不但记录了他英勇奋战在第一线的经历,也记载了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的罪行。

  2001年9月7日抗日联军将领彭施鲁曾经写道:我在1938年至1945年期间是周保中的部下,知道周保中在此之前负过伤,是在腹部。

  周保中抗联时期的警卫员刘义权同志写到:1934年9月20日宁安平安镇战斗中(周保中)肚肠子被打出,后用鸡皮糊上,担架抬着继续指挥战斗取得最后胜利。

  1933年10月东北义勇军总司令部宣传部编印发行了《中国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记载了周保中左腿被子弹惯通伤:周保中1932年10月17日在三打宁安战斗中左腿下肢负伤,在蓝棒子山密营里用刮骨疗法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挖出了子弹头。

  “这些陈年老伤和疤痕,在气候变化、季节变化、身体疲劳、疾病加重时,就会疼痛不止。我上初中才真正知道父亲身上有那么多的伤,以前虽然也生活在身边,但是也没太注意,也没太听他说自己的事情。所以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老人们走过的历程那么悲壮,那么不容易,但是那个时候没有有意识地过多地跟他们聊他们的生活,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后悔。”想起自己的老父亲曾经受过的苦楚,眼前的老人语速慢了下来,眼眶晶莹。

  白族将军周保中:戎马一生践行真理与梦想 ——访东北抗联将领周保中之女周伟

  周保中将军的东北抗日游击日记 图片由周伟提供

  儿时记忆中的父亲

  周伟生于战争的年代,在东北的那段时期,由于父母要参与革命,很小的时候就给养在了老百姓家里。但与父亲就是那么少有的几次接触,却深深地印在了周伟的幼年的记忆里。

  “有一次我得了麻疹,引起呼吸道感染,高烧不退。那时候也没什么医疗条件,我母亲觉得我可能要挺不过去了,就特别着急的告诉我父亲。我父亲得知后带了一名医生,赶回家中看我,有了药,我慢慢开始恢复了。”那是周伟与父亲接触为数不多的一次印象。

  还有一次令周伟印象尤为深刻,现在回味起来依然令已古稀之年的周伟温暖在心。

  那是在吉林地区,国民党的飞机轰炸水电站。一天,小周伟和往常一样在家中正熟睡,突然,睡梦中隐约发觉被人一把抱起,用胳膊肘夹着就就夺门而出往外跑。此时小周伟睁开眼睛一看,是父亲。

  不明白怎么回事的小周伟,事后问了父亲的警卫员:“那一次是要炸谁啊?”

  警卫员顿了顿,说:“一个是炸水电站,一个是炸你爹!”

  “当时听完,感觉父亲在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身边保护着我,顿时特别温暖!”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那回过头来看,父亲经历了如此磨难的一生,您觉得值吗?

  “我觉得他这一生非常值。”

  儿时的周伟有一天不知是为何事,兴高采烈从学校跑回到家。父亲周保中正在家中会朋友,看到后便对身边朋友就说:“你看,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他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其实还是咱们幸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追求的真理和梦想在我们活着的时候都实现了。”

  “我觉得现在听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虽然我们这一代享受了前人奋斗的果实,吃的穿的都有,但是我们有什么抱负呢?为祖国和人民做了什么?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吗?我活到现在七十多岁,恐怕都不能立刻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通过父亲的一生,如今的周伟明白了,所谓幸福,其实是从为民族、为人民做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的。

  在周保中最后的几年中,不得不与疾病作斗争。严重的心脏病和胆结石病,每次发作都严重地威胁着他的生命,但是他始终以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来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只要他的病痛稍有减轻,就又忙着看文件,整理历史资料,接见来访同志。

  周伟有时帮助母亲劝着父亲少看点文件,多休息一会,但父亲说:“我为党工作的日子是越来越少了,只要我能动,就要为党再做点工作吧,不看党的文件怎么行呢?”

  “父亲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俭朴,遵守制度。对我们教育也是要我们养成艰苦朴素作风,能吃苦耐劳。他经常向我们讲,今天的好日子是多少先烈流血牺牲才换来的;饮水要思源,不要忘记过去的艰苦斗争,要学习祖国的历史,多看一些书籍,多学习、多动脑,这样才有知识和智慧;一个人,要有品德,要有正义感,要勇敢。”父亲的教诲时时鞭策着周伟。

  1964年2月22日,周保中在北京医院病逝,终年62岁。

  现在,周保中纪念馆已在他的家乡——大理市湾桥乡湾桥村落成,馆前还建造了他高大挺拔的塑像,成为向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前往瞻仰参观的中外游客和青少年学生纷至沓来,他们对周保中这位抗日民族英雄无不由衷赞佩。

  “在父亲100周年、110周年我都回到他那美丽的故乡----大理,参加纪念活动,对他有着深深的眷念。家乡人民深情缅怀这个白族儿子,把她视作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他为追求真理和信念,离开家乡戎马一生,最终也没有办法再回过生他养他的故土。为了驱赶侵略者,建设祖国,付出了毕生精力。国家授予父亲‘八一’、‘独立、自由’、‘解放’三枚一级勋章,这是对他的最高评价。家乡人民也亲切地称呼他为‘白族将军’。”周伟骄傲的说。

  周伟访谈实录

  周保中之女周伟。 尹一航摄

  记者: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华访谈。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庆祝胜利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艰辛的历史,不能忘记那些挥洒热血的人们。为了全民族的抗战胜利,他们饱受风霜之苦。作为东北抗联的创始人和领导人,著名抗联将领周保中将军,在中国抗日史上是一位具有特殊地位和传奇故事的革命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15岁入伍,25岁就成为了抗日将领。他参加过北伐,在东北抗战14年,为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他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他的后代继续追寻英雄的脚步。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东北抗联第二军总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周保中将军的女儿周伟女士。首先请周老师和网友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周伟:大家好,今天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非常高兴。

  记者:欢迎周伟老师来到我们演播室。我们了解到周将军是云南人,那他是如何加入到了东北抗联的队伍中呢?

  周伟:这是党派他到东北去工作的。1928年,中央为培养干部,周恩来把在中央特课工作的父亲派到莫斯科去学习,他先后在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中山大学)和列宁主义学院学习,应该在1932年底毕业。但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由于国民党军队不抵抗,致使东北沦陷,东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亡国之命运摆在眼前。我父亲多次向组织请求要到东北抗日斗争第一线。回国后,周恩来派他到东北任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组织抗日游击战争。

  因他是云南人,首先要与严寒作斗争;第二他是白族人,说南方话,语言交流上也有困难。在那些艰难的战争岁月里,他和当地抗日群众团结一致,以民族大义把不同的反日武装引导到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他坚信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经过14年的苦斗,他终于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

  记者:苏军中有一支传奇部队“中国旅”,它的正式番号为“苏联远东红旗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电视剧《远东特遣队》中也讲过这支部队的传奇故事,您父亲当时也在苏联生活过,他当时跟您讲过在苏联生活的情况吗?

  周伟:当时抗联所面临的局面是:1938年后,我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日本侵略者为了巩固东北这一侵略基地,疯狂地进行了定期、定点、定线的“大讨伐”。他们集中兵力,纵横扫荡,来回拉网,采取所谓“篦梳式”、“踩踏式”的军事“讨伐”,又通过“治安肃正”、“集团部落”、“三光政策”、“坚壁清野”等法西斯统治的血腥手段,对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和人民的反抗进行“围剿”、屠杀和镇压,阻断抗联和人民的联系。

  在日伪严密的封锁与疯狂进攻下,抗日联军喋血苦战,屡遭挫折,抗日游击区遭到破坏,一大批抗日将领如杨靖宇、王德泰、魏拯民、陈翰章等相继壮烈牺牲。更为困难的是,从1936年开始我们和党中央就失去了联系。那个时候,东北抗联已经与日寇战斗了7个年头了,从几十万人战斗到仅存3000多人,与100多万日寇和伪满军队较量。

  在这严重的时刻,为了保存宝贵力量,决定争取苏联支持,进行冬季整训。1940年冬到1941年,抗联将领周保中和李兆麟、冯仲云、赵尚志等与苏军召开两次伯力会议,在得到苏联政府的同意下,率余部陆续进入苏联境内,在位于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沃罗什诺夫附近的两片大森林中,建立了A、B两处野营。东北抗联教导旅在1942年8月1日,被正式授以苏联红军名称,即苏联远东红旗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番号:8461部队。

  教导旅成立后,主要任务一是,一直轮换派出游击小部队坚持在东北地区的对日战斗。他们的足迹遍布白山黑水之间。这些小部队灵活机动地开展游击活动,不断袭扰着敌人。这样就使得东北人民感到抗日联军仍在不断地打击着日寇,使生活在黑暗中的东北人民看到了曙光。这些小部队坚持着顽强的战斗,东北抗日联军的大旗一直都飘扬在东北大地。

  任务二是,我游击小部队以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冒着生命危险,搜集日本关东军的军事、经济等等情报,提供给苏联远东军司令部。当时侦察手段主要靠深入敌后,利用东北山高林密的隐蔽地形,长期潜伏,利用无线电技术侦察、侦听、侦收、测向,也不放弃武装侦察和火力侦察。经常在当地地下党和革命群众的帮助下,渗入敌人部署的区域或暴露的目标中进行侦察,有时还伺机捕捉俘虏,经常化装日伪军或劳工打入敌人内部,获得敌方情报。在军事情报中,我们对日寇十七个筑垒区的军事意图,敌人沿边界线的一些军事设施,如码头、飞机场、飞机架数、机库数量、伪装情况,都能基本掌握。在经济情报中,我们对日寇在东北的主要军工厂、交通、矿山的规模,日军医院的病床数,以及日寇对中国工人农民的法西斯统治,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们还将东北的地理、地貌与日军兵力部署的情况制成各类图表。总之,凡是对军事行动有重大影响的情报,都是我们所侦察的项目。

  任务三是,东北抗联教导旅指导员们接受苏军系统现代化军事训练。部队中指战员男女一样进行跳伞、攀登、武装泅渡、滑雪,电台收发报、侦察、照像、测绘、制图、军事外语(中、俄、日、朝)、战地救护等技术。严格的训练、考核,部队军事素质迅速提高,可以说成为我军第一支特种部队。这场战争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抗联指战员有一颗消灭日寇、还我河山、视死如归的赤子之心,所以部队军事素质迅速提高。

  88旅是一支秘密部队。除了战斗外,还要学习军事、政治理论,此外还要在原始森林里自己盖房子,建设训练设备,种地生产。

  记者:历史中有记载您父亲受过很多次伤,比如小腿中弹仍然指挥部队冲锋,不打麻药从身体中取子弹等等,您后来看过父亲身上的伤疤吗?

  周伟:我们许多先烈的热血和生命都洒在这片热土上,我父亲当然是其中一个活下来的,他身上受过五次伤,有两次是很重的,一次是在腿上,一次是在腹部,他身上有11个伤疤,每一个伤疤都有它的故事,但他很少说起自己的这些情况。

  夏天父亲穿背心或者游泳的时候伤疤就露出来了,我也看到过,阴天下雨的时候他的关节上的毛病和伤痛就更厉害,也因为是在战火中自然也会留下这些“纪念品”。

  彭施鲁将军曾经写道:我在1938年至1945年期间是在周保中手下工作,我知道周保中之前受过重伤,有一次是在腹部。这是他战友的回忆。

  我爸爸的警卫员刘义权同志写到:1934年9月份攻打宁安的时候,周保中受了重伤在腹部,他还是在担架上指挥完战斗后用鸡皮糊在肚子上让伤口愈合。

  在1938年10月在东北义勇军总司令部宣传部编印发行了《中国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记载了我父亲左腿被子弹的贯通伤。在警卫员的记忆力,那次子弹打到腿的两根骨头之间,子弹卡在那里,当时没有麻药愣是从两个骨头之间把子弹取出来了然后还接着指挥,可想而知经受的痛苦是非常剧烈的。但是为了消灭日本侵略者,我父亲经常说,我们多少战友都牺牲了,吃这点苦没有关系,为了把日本赶出去。

  记者:母亲也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战场中陪伴着父亲,您母亲有没有讲过她在战争中和父亲一些经历呢?

  周伟:我父母和他们的战友一起经历了那段苦难的岁月长达14年,那个时候每能生存一天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在最艰苦的时候都是吃野草啊、树根啊、树皮啊,是作为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因为东北的冬天是漫长的,八个多月的时间你根本不可能吃到树叶、野果,可以想象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

  我那时候看过卓别林的电影,有一个镜头就是他在吃皮鞋,我觉得很可笑,回来就跟父母说这个故事,后来我父亲就说,你知道吗?我们实际上那时候能吃到皮鞋、皮带都觉得是营养品,我当时因为不懂,觉得这些东西怎么还能吃?他说你不知道,这些皮子在革命战争中还救了我们不少人的生命,实在没法生活的时候就把皮带煮,煮了以后也能充饥。

  苦难的时候皮带、皮鞋、皮箱子都可以吃。他父亲说当时最痛苦的就是实在饿得不行,得流着眼泪把自己的战马吃了,为的是能活命继续和敌人斗争到底。

  他们战友们能活下来也都是很不容易。当听到杨靖宇将军被日本人剖腹的时候,他的肚子里流出来的都是一些棉絮、野菜和树根,一粒粮食也没有……这就是整个东北抗联指战员们生存的真实写照。

  记者:可以说您的母亲和父亲在那种情况下相依为命,共同在抗联战争中奋战着。那在您母亲眼里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周伟:我觉得我母亲对于父亲是尊敬的,也是崇敬的,母亲眼里父亲是一个能保卫自己民族的勇士。

  另外母亲有一个崇高的信念,就是觉得这场战争是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一个对民族的侵犯,所以她也在用自己的行为实现把敌人赶出自己国家的信念,所以什么苦都能吃,在最苦的时候她也在激励父亲和战友。

  记者:正是因为父亲这样的铮铮铁骨和内心的强大带领着战友奋斗到底,才有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作为一代抗联名将的后代子女,您是如何评价父亲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呢?您又是如何看待东北抗日联军14年的奋斗历程的?

  周伟:小时候和父亲基本没有太多地生活在一起,因为他都处在战争情况下,我给养在老百姓家里,随时转移,也很少看到母亲,所以从我心里面也很感激东北人民,在那样苦难的日子里养育一个素不相识的后代。

  后来慢慢长大,接触到东北抗联这段历史,我觉得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父亲是东北艰苦斗争14年始终的参加者和指挥者。另外在东北抗联处在最艰难的时期,又和中央失去联系的时候,他能看到斗争将来的需要,应该保护自己的有生力量,包括这部分珍贵的战友们的生命,因而也得到苏联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建立了东北抗联教导旅,迅速提高了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这支部队是和苏军并肩打入东北,我们虽然人很少,但是我们几百个指战员作为先头部队进入东北,对于苏军打败日本关东军,获得了重要的军事情报,这个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另外,在东北抗联教导旅在苏联受训期间派小分队到东北地区坚持抗日斗争,东北抗日联军的旗帜在那个时期也没有倒下,一直在号召东北人民和各种武装力量,包括自己的游击队,旗帜一直扛到了1945年。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军队的光荣。

  最后,在进入东北后迅速占领57个战略要地,这是有绝对的战略意义和战术意义的。强占57个战略要地是和苏军配合的,从苏军得到大量的军事装备和武器。那时候我父亲和华西列夫斯基非常熟,他就要他满足他两个条件,一是派专机和中央取得联系,派人带着我父亲的信和曾克林将军到延安汇报东北情况,还有一个是要武器,华西列夫斯基就说周保中要多少武器我就给你多少。我觉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就在这里,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各个环节都一环一环扣得那么紧、那么巧妙。所以说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最后取得了解放全中国的使命,是来之不易,也是必然的结果。

  记者:解放后您父亲从事别的革命工作,他的工作状况如何?

  周伟:我父亲一开始是1949年到了北京,那时候他的心脏病已经比较严重了,因为环境太艰苦,身体不好,想遵循医生的意见,让他积极治疗和休息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但是当时正处在全国解放的时期,我父亲就觉得盼了那么久,苦战了这么长时间,我期盼的就是祖国能够全部解放,这个时刻来到了我怎么能够停下脚步?所以他毅然南下了,到了云南负责党政军的一些主要工作,白天黑夜的很忙,所以他的心脏病基本上就不断地在加重,后来又得了胆结石,在这种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就说你再这样,以后你就是治疗也很难阻止病情的发展。

  这个时候西南大区成立,我父亲就调任西南局到了重庆,重庆这个地方是一个山地城市,很湿热,气候环境各方面都不如云南四季如春的天气,对他的心脏也非常不好,所以他的病也就越来越重。1954年,有一次他因为心脏病休克了,贺龙同志非常着急,就给总理报告周保中病危,总理就派了自己的专机把父亲从重庆接到北京抢救治疗,从那以后中央就决定我父亲留在北京工作。

  所以在我父亲生命最后的这个时期在与疾病做斗争的同时,也在抓紧时间整理东北抗日战争的一些历史。

  记者:纪念您父亲的周保中纪念馆就坐落在大理市,您会经常去吗?每次去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

  周伟:云南大理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是那儿养育了我父亲,我父亲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但是他自从离开家乡走上革命的道路,戎马一生,由于党的任务和工作不断变化,最后也没能回到大理去看看父老乡亲。

  但是在我父亲100周年、110周年的时候,东北三省和云南省都举行纪念周保中的活动,我们都参加了,缅怀他革命的一生。虽然我父亲离开了家乡,再也没回到自己的故乡,但是家乡人民非常理解他,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所以他们还是亲切地叫他“白族将军”。

  党和人民纪念他这个儿子,授予他了三枚一级勋章,我觉得这是给我父亲和他的战友最高的奖赏,最高的荣誉,我们也觉得非常光荣。

  记者:那在您心中,您觉得抗联精神是什么?

  周伟:我父亲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一直到取得胜利的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不朽的一页。可以说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只有依靠中国人民自己,依靠能担负起这个伟大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救我们自己。

  我父亲有一段话,我觉得能回答这个问题:

  这一伟大的14年游击战争意义在于:它严重打击了日寇侵略势力,阻碍了日寇侵略计划的迅速扩张;它有助于全国抗日救国的酝酿;它给有志爱国救国者以示范和鼓舞,给“畏日如虎”者,怯懦者,悲观失望者以当头棒喝。同时,它在伟大祖国面前,在艰巨的考验中告诉了人民,谁是人民的政党,是秉赋伟大民族气节的,谁是反人民的叛卖祖国的政党,是甘心作走狗汉奸的。

  记者:感谢周伟老师今天能够作客我们的直播间,我相信我们的网友朋友们已经通过您的讲述追寻到周将军的脚步了,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些为我们牺牲的英雄们,更不会忘记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勇士们。我们下次再见。